一、项目背景
政策与市场驱动
碧桂园响应国家“双碳”战略,计划在河北雄安新区开发首个近零能耗住宅示范项目“碧桂园·星翠园”,要求外墙保温系统满足以下标准:
导热系数≤0.024W/(m·K),达到国标A级防火;
适应北方极端温差(冬季-15℃至夏季38℃),30年使用期内性能衰减率<5%;
与装配式建筑工艺兼容,支持干法施工以减少现场湿作业。
供应商筛选
碧桂园通过公开招标评估全国12家保温材料企业,青鱼公司凭借三大优势入选:
技术壁垒:自主研发的保温板兼具高效保温与防火性能;
全周期服务:提供从设计优化、施工培训到后期维护的一站式解决方案。
二、技术方案与定制化创新
材料性能突破
核心结构:采用“纳米气凝胶毡+玄武岩纤维棉”双层复合工艺,导热系数较传统岩棉板降低40%;
防火增强:通过添加无机阻燃剂,氧指数≥35%,通过GB 8624-2012 A(A2)级燃烧测试;
憎水处理:表面涂覆有机硅憎水层,吸水率<1%,避免北方冻融循环导致的空鼓脱落。
装配式施工适配
设计子母扣拼接系统:板材边缘预留卡槽,通过机械咬合固定,施工效率较传统粘结工艺提升60%;
配套轻量化锚固件:单点承重达200kg,满足抗震设防烈度8度要求。
数字化管控
植入RFID芯片:实现每块板材从生产到安装的全流程追溯;
开发BIM插件:自动生成保温层排布图,减少材料浪费12%。
三、执行过程与风险管控
样板段验证
在项目首栋楼进行3个月极端天气模拟测试(高温高湿+低温冻融),经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检测,板材无开裂、变形,节能率达92%(设计值为90%)。
大规模供应保障
弹性生产:根据施工进度分三批次供货,青鱼工厂启用“黑灯产线”24小时运转,误差率<0.5%;
物流优化:采用可循环使用的EPP保温包装箱,降低运输损耗率至0.3%(行业平均2%)。
现场技术支持
派驻10人技术团队驻场,解决以下问题:
异形墙面(如阳台转角)的定制化切割;
与铝模体系的无缝衔接,避免冷桥产生;
培训300名产业工人掌握干法施工工艺。
四、合作成果与行业影响
项目效益
节能降耗:项目综合能耗较普通住宅降低65%,获评“河北省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”;
成本优化:因施工周期缩短22天,碧桂园节省财务成本约400万元;
质量标杆:交付后零渗漏、零空鼓投诉,成为碧桂园北方区域保温工程标准范本。
战略价值
青鱼公司入选碧桂园“绿色建材战略合作伙伴”,后续承接其济南、郑州等地的6个近零能耗项目;
双方联合申报住建部《气凝胶复合保温板应用技术规程》,推动行业标准制定。
社会效益
青鱼公司借此案例拓展北方市场,2024年华北区域销售额同比增长210%。
五、经验启示
技术共研是高端合作的基石
针对超低能耗建筑的特殊需求,供应商需与房企联合开发定制化材料,而非简单提供现有产品。
全链条风险管控决定项目成败
从实验室数据到大规模落地,需通过样板段验证、弹性供应链、现场纠偏等机制降低执行风险。
政策红利需转化为技术壁垒
在“双碳”背景下,企业应提前布局绿色建材专利,将政策要求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。